屏幕與痕跡

Yang, Jinglong

楊景隆|

WūJīMāChā Essay+

4.0

共享創意署名國際

觀察靜物,如觀察桌子上的杯子,瓶子,和觀察會動的

屏幕,是不一樣的。靜物﹁在﹂時間中。這也是﹁靜﹂字

的本來含義,即歸其所屬︵歸根曰靜︶。屏幕作為工具雖然

也在時間中,它呈現的內容卻不﹁在﹂時間中;映像憑藉

自身移動的韻律而存在,僅以此存在。它脫離於物。時間

成為了非時間的載體。觀察者無意識地被隔絕了。

那麼靜物的真實,是怎樣意味上的真實?物﹁在場﹂,因

為曾在,曾在延續至現在,現在即延續,而非孤立的點。

但曾在作為過往,必然少於現在,它消失著,回憶著。回

憶依附於遺忘。無遺忘,回憶則不成立。所以一個杯子存

在,是因為我們回憶並遺忘著它的曾在︵也預判著它的未

在。曾在,現在,未在三者的共時,構成胡塞爾﹁持存﹂

的完整含義,但本文以曾在為重,故省略︶。帕慕克曾戲

言所有繪畫都是畫出記憶中的事物,以證明伊斯蘭教義之

確鑿。畢竟連寫生畫家也是先記住眼前所見,再畫到紙上

的,勿論記憶的時長多短暫。這豈不說明事物的真實,一

半都由觀察者填充而來,經驗是被賦予了時間,賦予了形

態,被捏造而出的呢?

絕非如此。

experience

第一,經驗︵

︶一詞,究竟該如何理解?經

驗為什麼和超驗相對?︵古典思想恰恰認為超驗寓於經驗

之中。︶

第二,主體客體等概念割斷了回憶與物之間的關係,把

我們的直覺抽象化了。直覺已變得費解。胡塞爾現象學的

功績,正在於用比喻性的命名替換掉僵死的概念,用語言

為工具,強制調整對直覺的覺知。感覺是個人的,因人而

異,不可共享。現象學變感覺為工具,誰掌握,嫻熟其工

具,誰就能企及它敞開的感覺。因此,現象學的感覺是貧

瘠的,且以空間性為主。人與人至少共享著對空間的直

覺。

用概念打磨空間,勾勒空間,這是思想家的高超,卻是

思想本身的限度。所以現象學更多是一種技藝,類似於雕

塑,繪畫,詩。思想的高下不在觀點,而在其韻律。

如此可知,真實和主觀,多少不同。真實要更自由,更

深邃,不受人左右。我們需要這樣的真實,只在這樣,人

才能﹁投身﹂於一件事,﹁投入﹂於一項工作。﹁專注﹂於

此。專注意味著時間性的轉換,意味要﹁順從﹂事物自身的

規律。︵對現代人來說,一切維持、加深專注的,即善;

一切煩擾、打斷專注的,不就是惡麼。︶

希臘人認為知識即記憶。記憶對於一個人的智性成熟,

道德成熟,無上重要。﹁吾善養浩然之氣。﹂﹁積土成山,

積水成淵,積善成德。﹂﹁神莫大於化道。﹂積,養,化,

皆為點明時間與回憶的重要性。唯通過對現實的獨特的回

憶,才能達到現實的源泉,觸及真知。如果這個回憶過程

被替換為人工的,大眾的,就抹消掉超驗的可能了。

所有人共享同一時間,同一意義。時間就不在場,意義

也退化為目的。因為回憶是艱辛的過程,是摸索,選擇,

是與現實較量,是淬煉過往,是生命在與自身連繫,是高

尚的執著。回憶需要等待。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等待時間

中,孕含著新鮮蛻為靈感,慾望化作激情的全部可能性。

上述的話,以簡釋斯蒂格勒對電影的批判。可也有朋友

曾問,電子書,電子墨水,既然與動態屏幕不同,是不是

更合理?與紙質書一樣?

可以這麼說麼?書本上的文字不僅僅是﹁痕跡﹂。文字總

被假定為手工的產物,手藝的產物。即便已寫下,依然在

隱微地指向。它近於手,或者象徵意義上的手。所以筆跡

不等同於﹁痕跡﹂。直接書寫下的文字,就算它的厚度可以

忽略不計,依然是作為筆的末端而存在的。它與筆共存。

通過筆跡,書寫者的記憶被喚醒了。我們想起那段書寫時

間的靜默︵靜默使練習得以成立︶,想起悄悄流逝的光線,

擺放在桌案上的花

我們想起生命。而﹁痕跡﹂則預兆

著遮蓋與忘卻。筆跡屬人,痕跡屬於自然。

但電子屏幕令筆跡退化為痕跡。

再者,電子書總是同時作為光源和光源中的物而在場,

紙質書的光源則來自於其外。光源會規定意識的整體性,

......

也就規定了環境的邊界。我們很難從屏幕上移開目光

參與人員&特別感謝

Yang, Jinglong

作者

Wang, Zizheng

編輯&排版設計

Liu, Yueeie

校對

Toto

排版工程

eno

排版建議

關於

數字時代日益加劇,人的生存空間也因而在無形中被縮減,代

之以效率化、功能化的數據交換。思想與文藝作為社會生活最

重要之形式,逐漸失去了現實的基本。為了在這不期然的境況

WūJīMāChā

下讓純粹的精神活動仍能得以表達,我們決定創立

Essay+

。題材、媒介、傾向,俱不設限,但以純文學及其批評、

純思想性作品及其批評為主。

爲配合文章內容,我們推出﹁縱書卷軸﹂排版設計。全部內容均遵

4.0CC BY 4.0

循共享創意署名國際版權協議︵

我們相信如今和過往一樣,人依然需要以心靈本身來回應這個時

代所涵攝的困惑,以及隱蔽的動盪。

評論、反饋和投稿

comments@wujimacha.

歡迎通過郵件和我們分享您的評論:

com

。我們會選擇其中一些內容,刊登在下一期﹁讀者專欄﹂中。

[email protected]

其它任何反饋,歡迎發送郵件至:。我們

也非常歡迎您的投稿!具體請轉至此處。

訂閱

, Podcast

WūJīMāChā Essay+

轉至此處查看所有訂閱以及更多項

目內容更新的方法。

捐助

如果您喜歡讀到的內容,並認同我們的做事風格,請您考慮通過

捐助幫助我們得以良性運轉。

屏幕與痕跡